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表情符号标点的发明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准确快速地理解一段文本,比如什么时候需要停顿,哪里表示注释等而今天,我们将几个标点符号组合在一起,就可以表达出情绪和感受,于是标点有了新的意义,它成为了文字的表情透过这些表情。
标点的发明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准确快速地理解一段文本,比如什么时候需要停顿,哪里表示注释等。
而今天,我们将几个标点符号组合在一起,就可以表达出情绪和感受,于是标点有了新的意义,它成为了文字的表情。透过这些表情符号,我们可以清晰生动地表现出开心、委屈、激动和忧愁,也可以在收到信息时一目了然地了解对方的心情,不需要再去揣测。这些小小的标点组成的符号大大减轻了沟通的成本,而这一切,还要感谢 1982 年的那个秋天。
那时候,电脑还被叫作个人微机,而互联网刚具雏形,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些东西都还只是传说,只有科技精英和专家才会用它们发布消息和讨论话题。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常常在学校的电子公告板(相当于今天的 BBS)中和本校师生交流讨论,虽然参与的人数不多,但话题已经包罗万象。
在交流的过程中,法尔曼教授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在纯文本的交流环境下,人们很难准确地理解发言者的意图和初衷,一些玩笑话被严肃对待了,而一些严谨的观点又被当作玩笑而遭到忽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减少误会,法尔曼教授提议,使用“:-)”符号来表示自己正在开玩笑,因为把这个符号顺时针旋转 90 度,你就会看到一张笑脸。
到了 21 世纪的今天,表情符号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起源于日本 2ch 网的“颜文字”(かおもじ) ,通常由全角亚洲文字与符号组成,构成各种形象生动的表情,动作。在今天已成为了亚洲地区最受欢迎的表情形式。颜文字的出现,让不擅长表达与交流的人群有了更加委婉、形象的情感表达方式。
─=≡Σ((( つ•̀ω•́)つ 有些输入法自带有很多字符画。
─=≡Σ((( つ•̀ω•́)つ iOS6 自带中文输入 yanwenzi 就会有很多表情出现
─=≡Σ((( つ•̀ω•́)つ 有个 App 叫 可爱颜文字
─=≡Σ((( つ•̀ω•́)つ chrome 有个插件叫 颜文字辞典
同样是在日本,最早由栗田穣崇(Shigetaka Kurit)创作的“絵文字”(假名为“えもじ”,读音即emoji),已被大多数现代计算机系统所兼容的 Unicode 编码采纳,普遍应用于各种手机短信和社交网络中。
网上有句话说:
An emoji says a thousand words.
一个emoji胜过千言万语。
研究发现,当我们看到一个微笑的emoji时,我们大脑中被激活的部分和看到真正的笑脸是一样的。
在美国,有个致敬 2ch 的二次元网站叫 4chan 。
2007 年 7 月 17 日,一个匿名用户在 4chan 上传了用 Windows 画板画的一则四格漫画,讲述一个人在蹲厕所时,因为有水溅到屁股上,而感到十分愤怒,同时又自觉好笑的过程。虽然这幅四格漫画中的线条非常简陋,却大获网友认同。很快,这一风格风靡了全世界的社交平台,在这一形式被称为 Rage Face (暴走脸)。
更多有趣、有用、屁话少的资讯
请关注MogoNM 墨攻新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