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律大全

原子弹研究过程中牺牲的英雄(见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时间:2023-06-0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法律大全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保密,成了试验工作的第一条铁律。原子弹试验,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头等大事,都会以各种方式写入历史。而这棵“夫妻树”在44年后的2008年,被评为马兰原子弹试验基地20个纪念标识物之首。原子弹试验严格保密是各国的通例,但是,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核试验起步时像中国这样穷。忠孝难两全,舍家是为国。

树不在高,有故事则名。

想不到戈壁滩上一棵普通的榆树却出了大名。我正苦于在边疆地区找不到有故事的人文古树,新疆的一位朋友突然来电话说,他们那里有一棵老榆树,与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有关,被当年领导核试验工程的张爱萍将军命名为“夫妻树”。我听后大喜,放下电话,稍加准备便飞往现场,这次找树真可以说是不远万里了。

到达马兰原子弹试验基地的当天下午,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拜访这棵夫妻树。所谓基地,包括当年各种科研、试验、后勤、生活机构和原子弹靶场,共10.2万平方公里,是一个比浙江省还略大、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天佑中华,除明山秀水外,又专门给我们留下了这块可以升起蘑菇云的无人区。1958年,测量部队在这里打下第一根界桩,惊天动地的事业就此拉开序幕。

车在荒原上颠簸前行,路边西北荒漠中常见的沙蒿、红柳、骆驼刺、芨芨草,都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虽是七月天,仍然见不到多少绿色。终于进入一条宽阔的滩地,眼前出现了三三两两的榆树。

在西北,雨季的洪水就是一架巨大的推土机,常把地面推出各种沟槽,土下面存了一点水,就能养活几棵树。同时,水过地平,人又借以为路。因此,在荒原上水、树、路,总是天然地共生在一起。旅行者只要望见一线绿色,那里便有生命、有人迹了。

不同的是,晋陕一带的黄土高原,土质松软,水将土地切割成深深的沟壑;而在新疆坚硬的戈壁滩上,水只能冲出一条浅阔散漫的沟滩。渐渐前面显出一团团的绿色,树多了起来,沟里也有了一点生气。

突然出现一峰骆驼,挡在车前,瞪大眼睛看着我们坐的这个铁怪物,远处更多的骆驼在树荫下观望。但树,却只有一色的榆树。在戈壁这种“夏日如烧,冬风如刀”的大环境下,能够存活的大乔木只有榆树。这时连大名鼎鼎的胡杨也不见了踪影,更不用说所谓“岁寒而后凋”的松柏了。大漠最可怕的不是寒,而是干。要窒息生命,干涸比寒冷更彻底。

我们顾不及眼前的景色,飞车掠过两边的山、石、树、驼,直奔那棵夫妻树去。

“风打沙埋流云过,独向苍天不问年。闲看天边蘑菇云,静听落叶打脚面。”这是一棵很老、很有资格的老榆树,它独立在宽阔的河滩上,背景是远山的红色岩石,脚下是灰色的戈壁砂粒,不远处几只悠闲的骆驼在吃草。

榆树(梁衡 摄)

老榆树的根怎么扎进这铁硬的地面,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它一出土就是这样的悲壮、苍凉。树分两股,一股粗壮高大,顶天立地;另一股也是同样的粗壮,但长到一半时突然停止,便依偎在这高股之旁,成连理之状;又有更小的一枝,修长可爱,藏于两股之后。

他们相互搀扶提携,像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来时,我已经注意到了,戈壁榆多是二三枝连体,相濡以沫,大约是为了互借阴凉,抵御风沙。

榆树(梁衡 绘)

这株夫妻树浑身的树皮已龟裂成手掌大的碎片,贴着树身拼接成不规则的网状。每块裂片就像春天犁沟里翻起而又被晒干的泥巴,乍尾翘角,七楞八瓣,摸上去生硬。而树纹也如犁沟之深,我的小臂可以轻松地嵌入。

常见有表皮龟裂的树,顶多皮厚如铜钱,纹宽若小指。这戈壁空间之大,竟连树纹也这样地放大了。我知道这是一种适者生存的自我保护,当夏季洪水来时,它就狂喝猛长;雨季过后,风吹日晒,它就炸裂表皮,切断毛细管道,减少蒸发。在这亘古荒原上,它日开夜合,寒凝暑发,生而裂,裂而生,年年月月,竟修炼出这副铁打的铠甲,甲内静静地裹着一位大漠戈壁的守望者。

老榆树头顶上的枝极细,叶极小,灰绿色。经风吹沙打早已锈成一团乱麻。细如钢丝的经年枯枝穿插其间,那是它的白发。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爆炸时的火球。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一棵树怎么会和原子弹有关?又为什么被命名为“夫妻树”?

原来,原子弹爆炸试验,首先要找一块没有人烟的地方做试验场,还要有一批愿意隐姓埋名的人去干活。保密,成了试验工作的第一条铁律。

当时调干部谈话,第一句话就是:“你愿不愿意隐姓埋名?”后来形成了一个口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我们许多科学家、将军,甚至一个单位、一支部队,突然就从正常生活中消失了。每个人对自己干的事,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1963年,即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前一年,北京某部一位女副所长被通知去罗布泊参加试验。她兴奋得一晚没有睡着觉,但是第二天只对丈夫淡淡地说了一句:“我要到外地出趟差。”对方也随便回了一句:“好啊。”两人就这样平静地告别。

妻子一进基地就是几个月。离基地不远处有一条季节性洪水沟,长满榆树。一条简易公路从沟里穿过。一天她正在树下等车,望见远处一个军人扛着箱子向这边走来,身形很像自己的丈夫。

她瞪大眼睛,等到走近,果然是他!原来那天离家时她丈夫也接到了出差通知,但他们都严守保密规定,相互不多问一句。今天树下相见,才知干的是同一件工作。一个多月以来两人近在咫尺,说不定传送的样品、文件上都有对方的指纹,却不知心爱的人就并肩战斗在身旁。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但远远超出了《槐荫记》之类的树为媒,而是“树为题”,是上天来借题点破天机。张爱萍将军听到这件事后感动地说,真是一双中华好儿女,这树就叫“夫妻树”吧。

原子弹试验,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头等大事,都会以各种方式写入历史。但是谁能想到中国的原子弹试验,却是用一棵老榆树来记录其中一个最感人的侧面。而这棵“夫妻树”在44年后的2008年,被评为马兰原子弹试验基地20个纪念标识物之首(其余还有将军楼、气象站等)。

话剧《马兰花开》中,邓稼先(左)在原子弹研制成功后回家探望生病的父母。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看完夫妻树,我们继续沿着这条沟慢慢前行。漫散在戈壁滩里的老榆树,或扎根石缝,缘山而生;或俯身石滩,如老龙卧地;或挺身谷口,壮士当关。虽姿态各异,都在对天发浩歌。面对寂寞在戈壁,它们要说点什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无数的科学家、将军、青年知识分子,告别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告别国外的优厚待遇,来到这个叫作马兰的戈壁深处,其势很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青年奔赴延安。但除了没有战争,大戈壁的生存条件还远不如当年的延安,要饱受寒暑之苦、风沙之苦、干渴之苦,还有三年困难时期带来的饥饿之苦。

但最难熬的还是与家人隔绝的寂寞之苦。原子弹试验严格保密是各国的通例,但是,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核试验起步时像中国这样穷。他们都有优厚的物质条件来为保密工作补偿和润色,来还这一笔人情债。

美国是第一个搞原子弹的国家,可以动用一个空降师到敌国去偷回一个科学家。可以在荒漠上建起一座科学城,有自己独立的户籍、邮政、交通和生活供应系统。科学家不必“上瞒父母,下瞒妻儿”,而是把全家搬来城里“伴研”。

而我们却有多少个家庭十年、几十年地在保密、无告、猜想、恐慌中苦熬、苦等。离家工作的人儿也在两难中纠心。观看当年的纪录片,猎猎漠风中,马兰基地某单位的门柱上大书着这样一副对联:“举杯邀月,恕儿郎无情无义无孝;献身科研,为祖国尽职尽责尽心。”横批:“忠孝难两全。”

忠孝难两全,舍家是为国。戈壁大漠里的秦时明月,见过马革裹尸、勒功楼兰的将军,但没有见过这样不求一名的团体。

那个女所长夫妻算是幸运的一对,他们虽在京城离别时打哑谜,却又在老榆树下鹊桥会,他们的故事已与原子弹试验同垂青史。老榆树下还有为这个故事立的碑。

后来,我翻看相关资料,同屋不知情、同锅不知事、同衾不问业的保密夫妻不知有多少。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小夫妻俩本在国外过着衣食无忧、两诚无猜、功业圆满的好日子,新中国成立,毅然来归。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你是否愿参加。但这工作要严格保密。”邓一口答应,他只对妻子说了一句:“我可能要出个远门。”妻子也再不多问一句。

可这一出远门就是28年。1964年10月16日原子弹爆炸,他的岳父许德珩(时任全国政协常委)拿着一张《人民日报》号外问严济慈(物理学家):“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造出原子弹?”严说:“你回家去问问你的女婿吧。”许一脸雾水。

原子弹的关键部件是铀核。为求能精确加工,核基地工厂在全国举行了一场“比武招亲”,上海市年仅20多岁的六级车工原公浦被招上了。他与集万千宠爱在一身的“原子公主”结了亲,却要远离妻子和怀中的婴儿。临出门时他拥抱了一下妻子郭福妹,只轻声说了一句话:“我上班去了,你要把孩子带大。”这话有点秋风易水寒,壮士西去不复还的味道。

当时铀的国际价格是每克4000美元,但就是这么贵也买不到。于是,我们举全国之力,日积月累,终于为原公浦凑够了鸵鸟蛋大小的一块铀原料。这可是全党、全军、全民的心肝宝贝。

原公浦一肩担国家,万里赴戎机。为不负重任,他和团队封闭训练了半年多,体重减了四分之一。最终他只用三刀就切出了合格的铀蛋。胜利那一刻,他一屁股瘫坐在地板上。为此,周恩来特批给基地每人二斤猪肉,原公浦只不过比别人多了10元奖金,还有一个绰号“原三刀”。

中国古典诗词中有不少写闺中少妇思念丈夫戍边的句子。“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时在上海的妻子郭福妹无论怎样的设想、思念、做梦,也梦不到丈夫在西北干着这样一件天大的事。

生者长缄缄,逝者恒已已。最可爱的是那些基层的战士、职工。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却知道这件事最神圣。战士刘春光牺牲在工地上,司令员抱着他的遗体,含着泪花大声喊道:“导弹,知道吗?小刘,咱们是搞导弹的!”

多少年后,当两弹一星已成为中国人骄傲的里程碑,某基地在梳理这一段奋斗史时,登报寻找本单位的无名英雄,四川的一位老妇人拿着报纸,对着墙上自己老伴的遗照喃喃地说:“老伴啊老伴,你干了这么大一件事,到走也没有跟我说一声呀!”

天将降大器于斯民也,必将凝其志、一其心、守其拙,然后方成正果。春雷一声,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中华民族终于有了国之最大、最重之器。

这是建设者在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建设场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现在的马兰基地大不一样了。经多年建设,这里宛然已是一座绿色科学城。城中的树种,仍以榆树为主。只不过因为有水源保证,又经人工的修剪、嫁接,这“榆”家大院人丁兴旺,蔚为壮观。

有任性生长的原生榆,与白杨比肩,同向蓝天;有修剪成圆球形,约一房高的馒头榆;有喷泉一样冲到空中,又缓缓垂下柔枝的龙爪榆。

最奇怪的是主干道边的绿化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也绝对想象不出来的“燕尾榆”。我见过的嫁接榆树,只是在树型、颜色方面有变,而叶片的形状、大小是始终不变的,如近年来城市里出现的金叶榆,灿若黄金,但也还不脱其形。

而现在路边的这种榆,在离地一人多高处植入接穗,其枝便一发不可收地喷向天空,在行人的头上搭起一道绿色天棚。它的叶片异常巨大,我伸手采了一片,比一个男人的手掌还要大,是普通榆叶的七八倍。

叶形也不是一般的鱼尾状,而呈宽阔的纺锤形,快要收尾时又探出两个尖尖的尾巴。可见榆树这种树基因极好,它在苦水里泡大,浓缩了生命,稍微改善条件,便爆发出无穷的活力。

榆树是个大树种,它所在的科、属、种三级都以“榆”命名,它是一个集团军的司令,或者一个舰队的旗舰。榆家军有多少兵种,实在说不清。

我对榆树的印象是它的生命力无处不在,自生自长,从不有求于人。少时在北方的农村里随大人栽树,栽桃、李、枣、杏,栽杨、柳、槐等,但从来没有听说过专门栽榆树的。每年四五月间春风一起,满天都是翩翩起舞的榆钱,那就是它的种子。在河边、路旁、墙根、院角,甚至房顶上的砖缝瓦沟里,一场新雨过后都能长出一窝一窝的榆苗。

榆树(梁衡 摄)

对榆树来说,春天里要做的一件事不是“栽”而是“拔”,你若不随时拔掉它,它的根就会穿透你的房顶,撑裂你的院墙。我看到过从南京明城墙上取下来的一株小榆树,其根伸进墙缝,竟清晰地拓印出当年烧砖工匠的名字。它有穿越时空、探囊取物、铸印历史的本事。

我也亲历过与小榆苗的较量,这可不是一般的拔草、间苗,而像是从混凝土墙里往外抽一根废钢筋。榆苗未曾出土先有“韧”,长到一尺成钢丝,不管你怎么使劲,哪怕捋脱它的绿皮,只剩一根白色的筋条,它还是不肯投降。而这时你的手指反倒被它勒出了血。

世上大概再没有这么顽强的树种了。就因它的韧性,榆条常用来当绳子捆扎柴草;榆皮被孩子们拧成“皮鞭”,甩得震天响;榆皮面则被农家的主妇们调和其他杂粮去下锅;榆木一般会被派去做车轴或者油坊里榨油用的“油梁”,总之是在干最重、最苦的活。如要形容人之老实、坚守,则曰:榆木疙瘩。

遇有荒年,榆树首先挺身而出,舍己活人。当年在马兰基地,部队断炊,许多人缺乏营养得了夜盲症,就是靠吃榆树皮挺过来的。所以马兰人称它为功勋树。

榆树性格坚韧、无私、无求的一面我是早就知道的,这次来到大戈壁,又发现了它沉默、忍耐和坚守的一面。这株夫妻榆在荒凉的戈壁滩上一直坚守着等待什么?它终于等来了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等来了共和国的天空升起了蘑菇云。

就像原子这个东西,自有宇宙便有它,它一直等待着,终于等来了卢瑟夫、爱因斯坦这些物理学家去发现它,打碎原子壳解放它,释放出了惊人的能量。榆树长在西北,蘑菇云就升起在西北,冥冥中有什么缘分吧。

美哉大榆,天假其威,地予其强;能屈能伸,能收能藏;生性最韧,生命最坚。大哉戈壁,天高地广,亘古茫荒;原子裂变,宇空吸张。春雷一声,国运翻转。

让一株西北的老榆树来为原子弹试验的成功写照,正是情理之中。

梁衡

    推荐阅读
  • 关于樱花的唯美诗词(六首樱花诗词共赏浪漫春天)

    恐是赵昌所难画,春风才起雪吹香。你看那一树的樱花,就如同是牡丹和海棠的结合体,春风一吹,如雪花一般飘落,阵阵花香袭来,如此唯美的景象,怕是擅长花鸟画的赵昌也无法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桃李不言随雨意,亦知终是有晴时。万颗匀圆讶许同。酬韩侍郎士雨后游曲江见寄唐·白居易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樱花树前,思念和惆怅,也是如此真挚、热烈。

  • 钱学森说的学成必归下一句是什么(钱学森个人经历)

    钱学森说的学成必归下一句是什么?1955年,回到中国。归国后的钱学森致力于中国科研事业,并为此奋斗终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85年,钱学森因对中国战略导弹技术的贡献,作为第一获奖者获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

  • 降雨量100毫米是多少(降雨量100毫米是多少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降雨量100毫米是多少降雨量100毫米是指当日下了大暴雨,即24小时内单位面积累计雨水达100mm。根据气象部门的等级划分,24小时内雨量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当地气象局会根据降雨强度、降雨总量和持续时间,发布黄色暴雨预警。

  • 游戏情侣名字有诗意的(好听的情侣游戏名)

    花羽霄|风翎絮寄魚予海|記樹與影,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游戏情侣名字有诗意的?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 孕妈腰痛怎么办(妈妈的苦恼---怀孕腰痛)

    经过我仔细检查,王女士腰椎没有异常,建议她回家注意锻炼腰背肌功能,保持正确的坐、立、卧姿势等措施,对预防孕期腰痛有一定帮助。7,保证充足的休息,并且在休息时保持髋关节的屈曲能够有效地改善脊柱的弯曲状况,从而减轻疼痛。按摩时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后腰椎部两侧,掌心向内,上下缓慢揉搓,直到该部位发热为止。

  • 有关上进的句子有哪些(哪些句子表达上进的意思)

    有关上进的句子有哪些无所畏惧,坚持到底,决不放弃。弱者才会诉苦,强者永远找方法。武艺这个夏天,你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午饭永远支持你!成功便是站起比倒下多一次。第二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其实,还是梦想。活着不是靠泪水搏取同情,而是靠汗水获得掌声。命运也许是注定,但在手中却能改变许多不同的变化。不努力拼搏以后拿什么见那些看不起我的人。如果生活踹了你好多脚,别忘了给它两个耳光,反抗总比流泪强。

  • statue怎么读(statue英文解释)

    statue英文解释statue,雕像读音:美/ˈstætʃuː/;英/ˈstætʃuː/释义:n.雕像,塑像vt.以雕像装饰例句:Abronzestatuestandsinthecenterofthissquare.一。

  • 京东双11活动力度大吗(京东打响双11第一枪)

    距离“双11”还有一段时间,近日华商报记者从京东、阿里、唯品会等电商平台了解到,电商已先后公布今年“双11”活动。有专家表示,双11大战一触即发,反映出电商对人气和流量的渴求。9月8日,阿里公布了2022天猫“双11”时间表。唯品会“11.11特卖狂欢节”将于10月20日晚八点正式启动。比如,京东称,将在双11期间加大扶持力度,继续为商家降本增效。网络购物成为疫情下驱动消费的重要支撑。

  • 有女人味是什么意思(有女人味的释义)

    有女人味是什么意思女人味是形容女人所独有的魅力和吸引力,形容女人温柔、优雅、善良、智慧、清纯、性感、独立的魅力体现。现代的女性们已经有了更广阔的自塑空间,一些未曾完全逝去的传统规范,也早已无力承诺女人的终身幸福。她们在困惑中空前成长,她们在思索女性生活课题的时候,为自己铺开了一条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因此,女人味的内涵也就变得宽广和深远。